
麼是「個人形象風格」?
Q1.這裡有兩個粉紅色方塊,你覺得哪一個更有「溫暖感」?

Q2.這裡有相同顏色的心型和菱形,你覺得哪一個比較「可愛」?

Q1、Q2的回答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回答 A。
但這些答案並沒有「標準解答」。因為世界上並不存在「溫暖色彩的唯一定義」,也沒有「心型一定比菱形更可愛」這樣的規則。那麼,為什麼大部分人會給出相同的回答呢?
這是因為「色彩」與「線條」本身,就帶有我們潛意識中已經存在的印象。同樣地,每個人也都有 與生俱來的色彩與輪廓線條,而且各不相同:有人是偏黃調的肌膚,有人是偏粉調、有人是深邃的黑瞳,有人是明亮的茶瞳。有人臉部輪廓偏曲線,有人偏直線,也有人介於兩者之間。這些差異就是你的 個性與魅力♡
「個人形象風格診斷」會分析你的 膚色、眼睛顏色、髮色、唇色、臉部特徵、輪廓線條 等所有元素,來決定你的專屬形象風格。這與傳統僅注重膚色的「個人色彩診斷」完全不同。
17類型色彩&骨骼診斷進階課程-個人形象風格 17 類型方法

很多人其實都做過「個人色彩診斷」或「骨骼診斷」。
但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?
「我和朋友都被診斷為春季型,可為什麼適合的妝容、髮型、穿搭風格完全不同?」
「我是秋季型,可總覺得大地色並不適合自己。」
「診斷結果是夏季型,但粉彩色好像並不合拍。」
「明明我和朋友同樣是波浪型骨骼,為什麼她穿起來好看,我卻覺得奇怪?」
事實上,傳統的「四季色彩診斷」雖然是快速了解色彩傾向的好方法,但它過於簡易,忽略了個體差異。即使同樣屬於同一季型,每個人 與生俱來的體色與輪廓線條不同,適合的妝容、髮型、穿搭風格自然也完全不同。
傳統的骨骼診斷雖然能判斷出身體適合的服裝版型,但「合身」並不等於「適合」。因為真正決定「是否適合」的關鍵,往往取決於 一個人的臉部特徵與整體形象。在每個季型中,都包含著不同的時尚風格。而每個人帶給他人的印象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僅僅依靠色彩並不足夠,能夠全面診斷「個人形象風格」的,正是這套 17 類型個人形象診斷法。
個人形象風格診斷 不僅僅針對時尚風格,還涵蓋了 彩妝顏色與化妝方式、髮色與髮型,以及穿搭風格,是一套能夠從頭到腳,全方位找出「最適合你」的唯一診斷方法。
17タイプメソッド イメージタイプ

適合」的真正定義
傳統所謂的「適合」「變美」,是指迎合社會大眾認為的美麗標準。但真正的「適合」,是當一個人以自己天生的形象展現自我時,他人才會覺得「很適合」「很美」。如果一位被認為是童顏、可愛形象的人,卻穿著黑色皮衣搭配褲裝,刻意營造出酷帥風格,你會怎麼覺得呢?
例如,這裡有一位可愛系和一位酷帥系的女孩。

若她們只是單純交換彼此的穿搭風格。

立刻就會產生強烈的違和感。
即使是相同的「外套 × 洋裝」穿搭,如果是一位被認為是童顏、可愛形象的人,卻刻意營造成酷帥的風格,你會覺得怎麼樣呢?很可能會顯得有些拘謹、或像是在逞強,比起原本可愛風格的穿搭,魅力反而減半。相反地,如果是一位給人酷帥、成熟印象的人,卻穿上可愛的洋裝,你會覺得怎麼樣呢?
或許會覺得有些刻意裝年輕,甚至有點不自然。正因如此,你與生俱來的特質,就是他人對你的印象。當你了解自己天生的「個人形象」後,就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「適合」,並將你的魅力最大化♡
透過 個人形象風格診斷 17 類型方法,你可以清楚了解自己天生的形象,以及他人對你的印象。


喜歡的東西和適合的東西是不一樣的!?
當接受真正正確的個人色彩診斷時,有超過八成的人會發現,自己平常喜歡並經常穿的顏色,和診斷結果的顏色是不同的。這是因為「人會被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吸引」。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「互補性法則」在起作用。
「天生帶有溫柔、可愛氣質的人,會憧憬酷帥或美女的特質」
「天生帶有冷酷、美人要素的人,會追求溫柔或可愛」
「膚色健康偏黃的人,會嚮往白皙肌膚」
「年輕且容易被看成孩子氣的人,會嚮往成熟感;而年齡看起來偏成熟的人,則希望顯得年輕」
人類本能地想要補足自己缺乏的東西,因此往往會無意識地憧憬與自己天生特質相反的元素,並想要去融入其中。然而,對自己保持客觀視角是最困難的事,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「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適合的東西」。如果一開始大家就能清楚知道自己真正適合什麼,那麼「個人色彩診斷」就不會如此廣泛流行,也不會出現因為接受診斷而變得更加美麗的人了。
因此,當接受到真正正確的個人色彩診斷時,會變得更加美麗,正是因為在自己平常未曾意識到的地方,往往隱藏著最適合自己的東西。